kaoyanxiao 发表于 2022-7-16 15:47:36

漫谈文学院初试经验


楼主选择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初试384,专业第二。24号复试结束,虽然最终结果还没出来,考研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想告诉大家的是,考研很励志,但不是一件感天动地辛苦到要可歌可泣的事情,毕竟是自己甘心情愿的选择(最好是出于此而考研)。所以,要做的,就只是平心静气的订好计划,专心高效去做就可以了。很多学弟学妹找我,说现在很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这种现象很正常,去年这时候我连学校都还没确定呢,只是翻翻古代文学专业的课本,背点英语单词。放弃了几个游移不定的目标之后,最终五月初确定了考华师。然后才算开始复习。简单和大家说下我的复习经验吧,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所以大家在浏览前辈的经验贴的时候,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一套高效率的复习方法上。

具体说一下,华师的题目很基础,所以最主要的就是精读参考书。

【古代文学】
   我是在四月份就开始读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了,因为大三下学期课很多,加上七月初的期末考试,所以一直进行的都很缓慢,直到九月初才把四本文学史看完。学姐是建议我在六月份把四本书看完的。
   九月份才算是看完第一遍,前三本书有做笔记,明清就没做了。之后九月中旬就开始第二遍了,速度就稍微快起来,这次是边做笔记边看的。这次笔记主要是以每个朝代为单位,然后不是按照章节顺序复习,而是按照文体来做笔记,比如说宋代,分为诗歌部分,词,散文等等。每种文体又按照时间先后,自上而下写在大白纸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清晰的以时间为纲,以文体为模块的立体的文学史框架。后期复习的时候很好用。
   第二遍貌似又看了将近俩月吧,十二月末考,好像我十月尾或者十一月初才看完第二遍,当时很着急,所以大家要提前。因为第二遍复习的比较细致,之后的复习进度就快的多了。我也记不清看了几遍了,至少要三四遍吧,反正每天都按计划看就是了。
   关于齐鲁书社那本厚厚的习题集要不要背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要看自己情况了。我当时背到唐代,就背的想吐了。感觉背了就忘,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之后就干脆不背了,在笔记上写清楚每个作家包含哪些问题,然后每个问题的主要答题点。多看书,理解着记,要比死记硬背好用。考试的时候,第一个《左传》那个题,我当时就是背的,而且没想到会考14年的重题,所以基本就是自己扯上去的。华师简答喜欢考文论的一些内容,都是古代文学史课本中提到的,所以建议大家好好整理,这个不好理解,就背下来。

       当然,真题是尤为重要的。简答倒是无所谓,都是大家能背到看到的。选择、判断都是超级基础的那种,就是你只要认真精读课本了,肯定知道的那种。论述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华师的最后两个题,都是综合性非常高的那种。总感觉要纵观整个文学史的流程,才能作答。幸好当时,我提前拿着题目咨询了我们老师,老师提供了一些思路,然后自己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整理到纸上。今年古代文学那个论述正好是我整理过的,所以当时答的时候就很顺畅。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我下手比较晚,因为总是觉得它内容比较少,后来才知道自己错的。尼玛他介绍一个重要作家,每个重要作家有好几部重要作品,每部重要作品又有好多问题。所以也是先尽快看参考书。
   现代文学这个,崇文书局还有齐鲁书社那两本辅导书上,都是专题介绍那些大家的。
   现代文学本身也不是太喜欢,所以我更是一点儿都背不下去了。第一遍精读课本,第二遍就是结合辅导书再看课本,后来发现前面效率太低了,就直接用笔在大白纸上写了,每个作家的重点作品和重要问题,包括哪几个点,只写框架,比我死记硬背的那几个感觉记得还清楚。不过大家按照个人情况来,感觉重要的,该硬背的还是要背的,保险为主。反正就是多看课本就是了,不重要的也猫两眼,当初我以为戴望舒不重要,翻书的时候只粗粗的看一下,只记住的他的总体的风格特色,具体怎么答都没看,考场上就是依据那仅有的几个词答的。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死记硬背不如理解着看书效果更好。

【汉语基础】
      对于古汉现汉,我觉得我是没什么资格来谈经验的。给我拉分不是一般的多。总之,这两科,主要就是看课本+做题。然后还要一遍又一遍的背,我就是背的不牢固,所以导致很简单的题考场上也没答好。

      古代汉语,我也是买了两本辅导书,有一本没用到,中华书局的《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这本倒是挺好的,内容挺全的,也包含习题。

      现汉考的所有内容都在那两本参考书上,背好书的同时,就是结合真题,看往年考过哪些类型的题目,然后做辅导书上的题,反复练习就好了。现汉我也是买了两本书(我这个人有强迫症,基本把能搞到的都买了,其实不是都用的上),一本是前辈们推荐的时代经济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同步辅导》,一本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学习与考研辅导》,后面这本是书摊上淘的,主要是做做里面的相关题目。课本上,表格里的那些内容也要注意。

【英语】
      英语要怎么复习,这里我说说,我觉得对我而言,比较有效的一些方法。

      单词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也是抱着黄皮书背了一点儿,后来上了辅导班,老师建议不要背单词书,我也觉得效率不高,就罢手了。转向真题里的单词句子。真题是个宝,真题里的单词都要查出来弄会,长难句结合辅导书,一点点攻破,每天早晨都要复习昨天做过的阅读,整理过的单词、句子。

      作文一定要练习,这个是回报率最高的一块儿了。练习作文的前提是,你前期积累了很多很好的句型,每天读,然后开卷写,很巧妙的凑到作文里去。所以十月份十一月份练习作文也不迟,一周写上一两篇。

       刚说到前期积累问题(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真题,一个是外刊。给大家推荐一本很好用的书,《全球热门报刊双语阅读精选》,这个我是在十月份看了个前辈的帖子才买的,然后有空的时候就一天读一篇,感觉效果很好,里面很多超级经典的句子,自己记录下来,用到作文里,非常高大上。另一个来源就是真题,真题源于外刊,也有很多经典句型,大家要养成分析完就整理的习惯,把经典的写到本子上,然后第二天读昨天积累的东西。到后期练习作文的时候,就非常顺手了。作文最好找老师给修改下,虽然我觉得自己写的不错,让老师一看,给我找出来一大堆小毛病→→

【政治】

      上面是单说的每一科的复习,真正复习的时候,是要将每天的时间分段的。九月份之后,六点半左右就要到自习室了吧(偶尔占位的时候要六点),我是早晨一个小时复习英语,然后是俩小时古代文学史,上午剩下时间背背语言学的知识点,或者做题,或者看政治。下午两点半左右开始学习的话,五点之前的时间基本都是给英语的。 然后晚上,我就是看那些不想看的科目,比如现当代,或者做做政治题目。我觉得这个安排是很随意的,我不是个计划性特别强的人,大体上要完成的任务确定好,在具体时间分配上,按照自己情况来,因为毕竟要有学不进去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blahblah.

       先说这么多吧,逻辑性不是太强,大家仅做参考,具体方法自己探索。
       祝每一个认清方向去努力的孩纸都取得理想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谈文学院初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