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语言学及文学综合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语言学及文学综合经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录取,总分394,复习备考经验各位按需择取。1. 语言学及文学综合复习建议2. 公共课建议及信息收集3. 时间规划与复习效率一、语言学及文学综合1、语言学 初试121分语言学综合初试内容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纲要辅导及习题集》(修订版),段曹林,西南交通大 学出版社。(自选)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黄泽荣、廖序东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增订四、五版都可),黄伯荣 廖序冬,高等教育出版社。(自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上下册),郭锡良,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复习建议:今年是海大初试改革第三年,语言学综合题型也在变化。比如19年初试语言学综合分为名词解释(6个名解,每个5分,共计30分)、分析题(6个分析,每个10分,共计60分)、论述与应用(两个论述题和一个古文翻译加标点,共计90分),20年初试则全部为简述题(每题分值不一样,最后一题依旧为文言文翻译)。海大语言学真题重复率高,大多以课本标题为题目,大部分考的比较基础(大综合仅存的善念啊),把课本知识点标题吃透以及历年真题(真题很重要)考过的题记下,语言学基础分就拿下了。 在复习过程中就是以课本和真题为主,练习册我是买来练手以及补充答案的。语言学的答案比较固定,且课本的知识点足够精炼,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就把历年真题考过的题目标注在课本对应章节上,这一项工作做下来之后,对海大的出题风格和范围也稍微有数了。 前面说过,海大真题重复率高,《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复习方法类似,以《语言学概论》中的真题为例,在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中,分别在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4年、15年、16年、17年出过简答及论述,且考的内容大多与课本标题对应,用荧光笔或者便签在相应位置上标注,然后肝就是了。 名词解释在记住定义的同时,也把相应的典型例子记一下,这样名词解释和简答乃至论述就可以切换自如,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扎实一点的话,如果遇上拓展提高题,自己也会有话说,这点对文学类综合帮助很大。有余力的话可以看一些论文,也可以吃饭休息的时候看一些语言学类的公众号。 古代汉语就是整理通论的知识点,因为本科用的是王力版本,而海大用的是郭锡良版本,所以前期我就两个版本先结合着看并且整理,以郭锡良版本的问题为框架,王力版本的知识为补充(王力版知识点全面但繁多,郭锡良版本是王力版本的简要版),后期就看着郭锡良的背诵,然后两个版本的文章就每天抽个十分钟左右去读文章来培养语感,也可以在图书馆找个文选带译注的看。 在复习的后期,为了让大脑摆脱重复记忆的舒适圈,就会看练习册做一些题目,列出答案的关键字,然后对照答案,这个过程主要是锻炼自己的答案组织能力,练一下“脑子”,毕竟考试中不可能全是自己见过的题目,但大多肯定是课本知识的重组。所以在练习中尽量让自己背过的知识点“动起来”。而且,练习册中组织的比较好的答案自己也会在课本中进行标注,过课本的时候会看两眼。 2、文学综合 初试为132分文学综合初试内容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欧美卷)。 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 同步辅导·习题精练·考研真题》,张剑平 宋谨,武汉大学出版社。(自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 辅导及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自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辅导及习题集》,叶立文 刘海燕,崇文书局(自选)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习建议:改革后的文学综合卷面按照科目编排,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题型按照名解、简答、论述出题。 文学概论我是把参考书从头到尾仔细的过了一遍,然后把真题考过的题目标注在课本上,在没改革之前,文学概论作为单独的一科,极少考过特别综合的题目,大部分是课后习题(这点在你把对应的真题标注一遍后,就会发现惊喜)。于是我就赌了一把,觉得改成大综合之后就更不会考更深层次的题,所以在仔细过了一遍课本之后,就没有看其他课外书作为补充(为自己的偷懒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按照课后的复习要点进行背诵,然后补充历年真题。 古代文学四本书,我一开始是抗拒的,最初我也想着自己弄一份笔记和框架,但是后来发现内容太多且效果不好,我就从网上找了文字版的全书,然后删减了一些特别偏的内容(是的,又给自己的偷懒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打印出来,把真题标注出来背诵。 整理完真题你就会发现,古代文学出题一样是中规中矩,把对应的真题标注在笔记上就会发现,问法虽然千变万化,答题内容都是一样的。以苏轼的词举例,07年考的是苏轼在词境上的开拓,09年考的是苏词的艺术风格在词史上的地位。问法不同,但考的都是苏轼章节中苏词的内容,所有真题对应按照课本,然后大小标题作为框架,典型例子记住,这样古代文学复习起来就特别清爽。简答论述大可以按照大小标题记诵,尤其像艺术特色、表现艺术之类。 现当代文学我是先按照时间、文体,纵向横向梳理了一边课本(主要是框架式,让自己有个底),细致复习之前,我还看了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然后再把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解、简答、论述整理出来,再结合本科上课时老师强调的重点,复习内容就很清晰了。 比如现代文学中港澳文学几乎没考过,当代的散文诗歌也很少考,一轮的时候我大致过了一遍,后来复习的时候我就略过了,但是鲁讯、巴金、茅盾、郭沫若、老舍、曹禺等几位文学大师我是卑微的按照课本及练习册整理成专题背诵 (一定要仔仔细细的过完一遍真题和课本,然后再去选择)。 现当代零散的名词解释比较多,为了让自己不搞混,都是记关键字,然后按照自己的逻辑表述出来,就比如创造社,脑袋瓜就记住创办时间地点,地位影响,代表人物作品及刊物,主张及特色。所有的名解都按照这个模板记,化繁为简(内容逻辑之间可以编段子···)。 外国文学本科时用的是另外一本书,在真正备考海大时,我之前的目标院校用的是李明滨的《世界文学简史》,并且在换成海大之前,我已经背了一遍。原以为内容差异很大,但是我在梳理朱维之版本的文学史时发现,很多内容都是相同且相通的。 最后我的复习方略是,以朱维之版本为主综,李明滨和郑克鲁作为辅助,李明滨版本有些知识点整理的很细致,背诵起来条理很清晰,就比如20年初试的一道简答题—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对照美学,这个问题在李明滨版本上有细致的阐述。选择郑克鲁版本的原因是,它的内容编排方式是论点加论据,而且很多按照第一、第二···的顺序整理好,背诵起来特别清晰。 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久,三个课本相互对照,把李明滨版本的《世界文学简史》讲义版(后面有分享)打印下来,然后把补充的知识点全贴到了郑克鲁版本的书上(其实并没有补充很多),再加上历年考过的真题,外国文学到了后来几乎就几天能过一遍。 外国文学的复习用书可能和大部分人有异,大家按需索取。二、公共课及信息收集
1、政治
选择题:单选16(16*1)分 多选34(17*2)分 分析题50分 共100分
政治考了68,我是买了肖大全套(卑微的服从权威),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肖大的课我听了之后有种高中时期的走神感···后来我就听了徐涛的课来过全书,我的节奏是听一章,做一章的1000 题。不要追求1000题的正确率,它出的题很细致(做了就明白了),重要的是做了之后去对照课本再看一遍。到了后期我就是每天都刷选择题,保持做题的一个手感,也整理一些易混的知识点。
肖八肖四上市背大题,建议肖四和小黄书结合,我是把肖四的内容结合小黄书的逻辑重新排了一遍再去背诵,特别清晰,当然你也可以自己编段子(暴露属性···)。
政治,选择一个老师跟下去就可以了,老师们都是按照大纲讲的,只不过讲课风格不同,按照自己“口味”选取即可。
2.英语
完型10(20*0.5)分 阅读理解40(20*2)分 新题型10分 翻译10分 小作文10分 大作文20分 共100分
英语73,我基础不好,所以我前期(三月份到六月份)是每天早晨抽一个小时背新东方的大绿皮,然后从97年的考研真题开始做(前些年的真题难易程度和题型与现在不同,主要是为了练阅读和记单词)。
英语复习是最早让我头疼的一科,一篇文章错三四个很正常,早期我就每天花两个小时来分析一篇文章,把每一个不会的单词及词组都用欧路词典查一遍,并且在本子上记住,每天早晨去看。考研英语真题的单词重复性高,我单独记了一个本本,每天会看一会。前期的题目不要追究对错,要弄明白为啥会踩坑,先打基础。
20多年的题我分了三类,97年—05年(新题型改革),不追求对错,只练阅读,认单词,分析长难句。05年—09年,每一篇文章逐句分析,思考出题思路(考研英语比较挠人的一点就是,有的题给了中文我依旧会选错,沧桑),一篇文章一个多小时“拆解”完,09年以后的文章我就是卡表做,然后依旧是地毯式分析。
早期还看了唐迟的长难句分析以及田静的语法来帮助自己熟悉考研文章。
作文部分早期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就摘抄了文章中的好句子,最后整理了不同专题的“万金油”句子,然后一周一篇作文自练(写的再惨不忍睹也要写···),后期三十分钟之内两篇作文就能完成。
五星级提示:单词记忆不能停,就像王者一天不打就会掉位。
3、信息收集
现在是网络时代,B站、微博、公众号等都可以获取学习资料,利用好了可以给自己很多方便。
公众号:
考研校:考研的最新资讯,也有满满的干货资料和课程推送。
考研军火库:各科的复习资料分享,政治的时事热点推送,英语真题经验,院校资讯···每天一更。
小白考研:白嫖资料。
考研政治徐涛:每天推送题目及解析,后期有一个月的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背诵大作战特别喜欢,等肖四出来后,你会发现背诵任务轻松很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万一你看到一个热点那?(无比真诚坦然脸···)
FT每日英语:FT是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简称,1888年创刊。凭借全球记者资源和英语母语特色,每日奉上双语阅读资讯、速读小测、原声视频与电台,轻松学英语。内容涵盖金融财经、时尚轻奢、运动美食、职场管理、移民留学等热门话题。
每日双语经济学人:每天推送一篇最新的双语《经济学人》,带你去了解世界、学习英语。
三、时间规划与复习效率
三月份至六月份专业课一直在过课本,暑假至九月份需要整理笔记的就整理(主要是粘贴)加一遍背诵,后来就是不断地重复背诵直到考试前。参照一位学姐说过的话,书上的知识复习再多遍也不为过,在掌握理论后再自己运用,答题时思维一定要发散,后期你就相对坦然一点,反正该背的你都背了。
到了背诵阶段我的时间安排是七点到图书馆,按照初试科目考试安排背诵,上午背文学综合,中午午睡前看会政治视频或者刷题(利于睡眠?),下午两点开始英语加语言学综合,晚饭结束后看会政治,再接着交叉着看大综合剩下的内容。这样一天满满当当的就过去了。我不是熬夜型选手,十点就会回寝室洗漱睡觉。
每周我会选择一些电影、话剧看(很多是没看过的课本作品翻拍,没时间补文本就看影视···),也许是因为心境不同,以前不爱看的沉闷型的片子感觉特别有意味,不熟悉的作品也会搜作品简介,利于自己在题目上的输出。
整个复习备考过程就这么过来了。
最后,分享一句老师说的,并且我非常向往的一句话“真正的自律不是逼迫,而是在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基础上,找到对的方法,去做一件让你觉得很享受的事”。
各位,共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