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研校(前程校) 门户 资讯 查看内容

2015-2019全国考研大数据详细解读!简直太实用、太全啦!

2019-10-21 15:31| 发布者: 考研校| 查看: 653| 评论: 0

摘要: 对于考研,你们到底了解多少呢?近五年全国考研人数的趋势是什么?想知道专硕和学硕哪个更火吗?想知道考研大热城市的热门专业有哪些吗?想知道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考研?关心考研的人分布在哪里?来自哪些星座?下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们对于学历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成功考上研究生是很多专业的必经之路,毕竟专业深造对于职业发展的必要性还是非常大的。2020考研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2021考研的小伙伴也开始准备考研。作为一名准备加入考研大军的考研er,对于考研,你们到底了解多少呢?近五年全国考研人数的趋势是什么?想知道专硕和学硕哪个更火吗?想知道考研大热城市的热门专业有哪些吗?想知道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考研?关心考研的人分布在哪里?来自哪些星座?下面考研校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考研数据,可以更好的了解考研~

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

近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2018年12月23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战开始,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再一次变成了“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
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比一年大。

二、专硕学硕哪一个更火

我国从2009年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在扩招之初,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并不高,社会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认可度低。经过几年的发展,考生报考意愿不断提升,专业研究生的比例日益提高。2015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

三、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e76b844712214ca7bc5d7f6c4040ce38.png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庆。显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那么,经济与教育的联系,不言而喻。

四、这些省份报考人数增幅较大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具体到各省的报名人数,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具体数据图如下:

 

五、热衷考研的人群特征

1、你的竞争对手多大年纪?

24cc7af01da34be795fc9cd9c2b5e21b.png

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最关注考研,跳过30-39岁,40-49岁的年龄人群为第二大关注考研的群体。为什么在40-49岁的人会出现关注考研小高峰?不排除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子女正处于即将考研或研究生阶段。

2、你的竞争对手是男是女?

486ad32b198649379c32b2948c40d099.png

男生和女生,谁更关注考研?通过百度搜索“考研”一词的男性比例为57%,女性为43%。相比之下,更关心考研的不是女生,竟然是男生!

同样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的用户调查也显示:男生:55.59%、女生:44.41%

,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

3、你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星座?

be7f95efe3a540719a42a6cd59b895fd.png

在所有参加过考研的人星座调查中,考研人群较多、排名前五位的星座分别是处女座、金牛座、天秤座、水瓶座和巨蟹座。当然,也许考研和星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

六、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

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

△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

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

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

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有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

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

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

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

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

六、考研难度大,但是考上工资高的几大专业

1、数学类专业

一般大学里面的理科类专业考研难度都非常高,像应用数学专业,物理类专业等等。跟高中数学不同的是,高等数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路,智商一般的学生考研真的是很难坚持下去,仅靠刷题是完全行不通的,还要学会归纳与演绎!

2、化学化工专业

这绝对算得上是工科类专业中难度排在前三名的专业之一的,因为这个专业的成材率并不高,考生如果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的话,就必须考该专业顶尖水平的大学,不然读研也是徒劳,像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对于普通本科而言,录取成功率并不高!而该专业考研的专业课也比较多,试题难度一直保持稳定高度。

3、法学类专业

要说费脑子的专业,法学专业第一名是当仁不让,各种法律条文琳琅满目,而且,本科生就业情况非常不理想,除非成功考过了司法考试,才能看到一点曙光!对于考研的难度,跟司法考试一样,是法学类专业逃不开的“劫数”!

4、外语类专业

语言类专业考研对大学生而言,算得上是一场历练了!不仅是汉语言文学考研,还是小语种考研,都堪称考研难度之最!毕竟要考的科目的实在太多,要记的知识点更加是数不胜数。不过对于纯文科生应该还是能接受的,得苦熬才能出成绩。

5、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专业,虽然说就业前景好,而且毕业之后工作也是非常稳定!但是,医学生必须考研甚至读博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否则只能在一些乡镇医院上班,工资非常低!但是,医学类考研的难度系数又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临床医学,如果想考985学校的研究生,必须得下狠功夫。除了考研科目的复杂程度,还有一个原因,医学生本科期间必须参与实习,而考研时间和实习时间的协调是也是相当困难!

所以说,在对专业的选择上,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

七、北京2019研招情况

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下面我们就以北京为例,了解一下2019年研招的部分统计数据和热门报考专业。
1.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全国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
c0aeec60227049138c2c563c5cfabfb0.png


2.超过半数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所有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约占58%。

e34b971b6346420ebf1b7c12dc8e36c0.png


3.近33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5.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

5be9cf7578ff4cfda6fc7d2dfb98ece2.png


4.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各占一半
应届研考生有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有19.4万人,约占50.7%。
bddf9944451149bbaadbb3b6cd59e89b.png


5.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

好了,关于考研数据今天就介绍这么多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哪些信息,欢迎留言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考研校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4009699607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

运营中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苏宁生活广场C座

Copyright   ©2010-2022  考研校  Powered by©Discuz!  
京ICP备180340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