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校(前程校)
标题: 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管理考研指南:分数线、参考书目、考试要点、备考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津财大考研 时间: 2021-5-27 11:07
标题: 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管理考研指南:分数线、参考书目、考试要点、备考经验
学校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组建起来的。
已建成为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市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于2004年12月成立,历史可以追溯到学校1958年创建之初的工业管理系和商业经济系,是天财学科和专业基础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
商学院以工商管理学科为核心,包括企业管理系、市场营销系、旅游系三个系,是拥有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层次培养和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天津市高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学科。现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与博士后流动站,并具有产业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博士授权点,共设有5个二级博士点,7个硕士点,9个本科专业。
商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1人;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许多教师具有出国进修、学习的经历。
商学院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厚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商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7项。
建校近60余年来,商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6%以上,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绝大部分毕业生在跨国公司、大型国企、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管理和经营工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国家各部委和省市的领导人、业界精英、成功企业家和著名专家。随着学院专业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毕业生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硕士生培养有以下几个方向:
旅游企业管理
适应国际和国内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国内外和天津市旅游企业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理论及知识与创新管理理论,对国内外旅行社业、饭店业、会展业及餐饮业等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将旅游管理理论、服务管理理论、旅游业创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与旅游经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集团发展与管理模式管理、旅游企业战略与管理体制、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旅游企业特许经营管理、旅游企业服务营销策略及满意度提升、民营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旅游服务创新体系、国际旅游企业战略联盟、国际会展业运营管理、饭店业与餐饮业跨国经营、旅游企业产业集群、旅游企业绩效与薪酬管理、旅游人力资源政策、旅游企业伦理、旅游企业组织变革与创新等。该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将理论探讨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将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创新研究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应用特色。
旅游经济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和特征为重点,系统地研究旅游经济理论、方法论及其应用;研究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跨国旅游活动、洲际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流向、流量、指向性等问题;研究旅游统计制度及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问题、旅游活动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科技文化和经济交往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在提高目的地及客源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研究旅游规划在保障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方向将旅游学基本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承载力理论、旅游乘数理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等研究紧密结合,使旅游经济方向具有综合学术特色。通过对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产业组织、旅游制度环境等的分析,将旅游经济理论、旅游影响力研究、旅游目的地规划案例分析与旅游全球化发展研究等相结合,使该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本研究方向将理论探讨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应用特色。
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
以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环境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探寻旅游资源的科学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研究旅游对环境的各种影响。
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程序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景观设计、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测度研究,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及政策评价,城市生态规划与环境建设研究、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发展规划等,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落实到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方面,探寻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途径及模式,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旅游文化管理
研究旅游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实地考察、文献调研、假说求证、科学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分类考察、比较研究、系统研究、历史追溯、预测前瞻等多种方法,以便对于旅游文化展开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对旅游文化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等理论问题及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与旅游社会环境文化理论。对旅游文化的历史问题进行研究,主要追溯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史,正确评价旅游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积极探索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全面总结旅游文化的研究进展。对中外旅游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旅游文化的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客观评介国外旅游文化成就,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设适应国内外游客需要的旅游度假区,以国内旅游蓬勃兴起和中西旅游文化交流作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开展中西旅游文化的比较研究。对旅游发展与文化建设进行探索。积极探索文化建设在旅游需求中的发展方向,预测国内外地域文化和与旅游文化的发展走势,预测和把握未来旅游文化新潮。研究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及有效措施,旅游文化在旅游管理中的特殊效用,旅游文化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意义,旅游文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关键作用,旅游产品营销与旅游文化内在关系等具体内容。对旅游目的地文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报名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 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要求:在报纸或杂志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但不能跨专业报考,且报名点必须选择天 津财经大学,不接受在外地报名,复试时加考两门专业课。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目录
考试科目: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3 数学三
802 经济学(微观部分)

三、初试考试要点
802 经济学(微观部分):
市场供需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 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要素价格 决定、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四、初试参考书目
802 经济学(微观部分):
1、《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上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2、《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题解(第二版 微观部分)》,丛屹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五、旅游管理复试考试要点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活动体系和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类型,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旅游决策与期望,游客流量与流向,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与保护,旅游业的构成及其特点,游客满意程度的相对测量,旅游组织及其职能,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类型,旅游对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我国的实践。
六、旅游管理复试参考书目
1、旅游学(第二版),李天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2、旅游学概论,吴必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3、基础旅游学(第 3 版),谢彦君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1。
七、2016-2021分数线
(, 下载次数: 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