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25山东大学617+813文学考研形势如何?这些数据一定要了解!

0
回复
309
查看
[复制链接]

1627

主题

1631

帖子

957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76
发表于 2024-5-22 1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ello~考研er们,这里是小珊学姐!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考研人,只有了解自己目标院校、专业的具体变动才能更精准的把握备考方向,所以,学姐为正在备考山东大学617+813文学专业的同学们整理了一份最新的考情分析,帮助各位考研人更好地全方位了解该专业的情况,一起来看~

招生信息
617+813文学招生学院:011文学院(中心校区)、012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中心校区)、013国际教育学院(中心校区)、014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学院)(中心校区)、076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青岛校区)、083文化传播学院(威海校区)

基本信息

历年分数线、复录比
今年山大文学校线比去年高七分,单科分数线也比去年高,同学们需要注意的的是分数线只是进入复试的最低要求,所以一定要认真备考,分数越高就越有把握一些。

招生及复试情况

参考书目
1、古代文学:袁世硕《中国文学史》为主,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为辅。
古代文学以袁世硕的中国文学史为主。因为袁世硕老师是山大的教授,考试出的题目、重点,也是以袁世硕的版本为主的。袁行霈老师的书的话,如果有余力可以用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的四册书做一个辅助。
袁行霈老师的这个版本比较详细一些,篇幅比较大,所包含的作家作品、分析是比较详尽的,可以做袁世硕这个版本的一个补充。但还是要以袁世硕的为主,要细读课本。
2、现当代文学: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就出4个题,所占篇幅不是很大。以上几个版本都可选择,我比较推荐的是钱理群老师的还有洪子诚老师的。
我们看课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文学这几十年的脉络给梳理清楚,脉络的话这几个本子都是一样的,所以看哪个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
现当代文学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其实是真题,还有山大经常考的作家、一些重点的作家。比如说鲁郭茅巴老曹,再加上田汉、张爱玲,他们的文学作品和艺术特点都是要重点关注的。
3、语言学:葛本仪《语言学概论》
4、文艺学:狄其骢、凌晨光《文艺学通论》
语言学我们可以看葛本仪的语言学概论,这个是山大的老师编的,包括文艺学的也是。文艺学和语言学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一定要把真题上的东西背得特别熟练。
文学的课本怎么使用呢?先关注真题,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看课本的例子,最好是把课本涉及的题目都背诵一遍,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所以这个课本我们可以当作是一个辅助的材料。
5、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看郭锡良和王力都可以,郭锡良的是两本书,王力的相对来说篇幅大一些,其实翻译不是从这两本书里出的题,可能是为了避免同学已经看过要出题的内容了,就会从比较偏的一些书里出题。我们之所以要看这两本书原因就是我们要掌握他的断句、有翻译的方法,这个才是重点。把这两本书吃透的话,我觉得翻译就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

考试内容解析

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
由七道简答题和四道论述题构成。古代文学占110分,现当代文学占40分。
在备考过程中,暑假之前我主要是不断阅读,熟悉教材。暑假中我运用红宝书(点击查看 山东大学文学考研红宝书更新,学姐送你一份超详细上岸攻略!)进行背诵,因为红宝书覆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的全部知识点,整理的非常清晰,一目了然,所以背诵起来很轻松。

红宝书资料
由于我在暑假前已经熟悉课本,所以在背诵红宝书时,还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课本和讲义的想法,以红宝书为底本建立自己的笔记。
古代文学除了使用红宝书作为背诵资料外,我还阅读了袁世硕和袁行霈的教材,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文作品进行背诵,作为答题例子与红宝书的答题要点进行结合。
袁世硕的教材条理较为清晰,结合红宝书一目了然,袁行霈相对而言补充的拓展延伸的知识点更多,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它有很多小标题,我们可以对应每一章节的小标题去梳理这一段落主要论述的内容,这样读起来整体会更加轻松。
现当代文学在梳理完一遍教材后,我在大脑中建立起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结合红宝书现当代的资料进行背诵。
在背诵的同时注意重点作家和考点重复较高的作品,因为山大现当代非常喜欢考察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和作品特色,所以我在备考前期花时间阅读这些现当代名作,并建立自己的读书笔记。
因为阅读作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说只能放在备考前期完成,读书笔记非常重要,一定要把不同作品的关键词记录下来,这样在备考后期去复习才能加深记忆。

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由50分的文艺学,50分的语言学,30分的文学评论和20分的古文阅读构成。
文艺学和语言学相比文学史来说,真题重复率较高,在前几年的考察过程中,主要都是课本的课后题,相比文学史而言拓展延伸较少。
这部分红宝书整理的非常全面,所以我只梳理了一遍文艺学和语言学的课本,暑假投入到红宝书和课程讲义背诵中,文艺学在备考后期背诵较为熟练后,又回归课本进行查漏补缺,因为这几年文艺学的考察真题倾向更加灵活,开始出现对于知识点前后勾连的要求,所以还是需要回归课本注意细节。
文艺学课本刚开始读起来可能会感觉比较抽象,因为这门学科理论性较强,逻辑性非常强,当你能够把握其论述逻辑后,背诵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文学评论山大考察的较为基础,只要在准确把握材料,主要观点不跑题的情况下,分数差别并不大。注意答题时要点逻辑清晰,语言表述明确,不要写成散文。只要结合617和813的知识,即能完成文学评论,可以用813文艺学的知识作为主要观点,然后用617文学史的史实作为例子进行支撑,围绕所给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展开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述即可。在文学评论上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时间,备考后期就能完成练习。
山东大学古文阅读题目难度中等略微偏上。学习方法和英语阅读理解类似,需要平时大量练习古文句读和翻译,这更加注重长期练习的手感,需要在练习过程中自行积累实词虚词(和背单词类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考研校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4009699607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

运营中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苏宁生活广场C座

Copyright   ©2010-2022  考研校  Powered by©Discuz!  
京ICP备180340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