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研大纲] 【复试大纲】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复试大纲

0
回复
2249
查看
[复制链接]

2179

主题

2191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7813
发表于 2023-1-3 15: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0501 分子生物学
1、考试性质
《分子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 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2、考查目标
本考试力求反映水生生物学及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掌 握的情况,测评考生的基本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考察考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理 论知识的掌握,反映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具体要求考生详细了解核酸、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系统掌握基因复制、转录、翻译以及基因表 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3、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4、考试内容
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2. 染色体与 DNA
染色体的组成及 DNA 的结构;DNA 复制的基本特征及 DNA 复制的过程;DNA 的修复与转座。
3. 生物信息的传递
转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过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mRNA 的特征,真核生 物 RNA 的转录后加工;遗传密码的特征及核糖体的组成;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基 本过程。
4.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操纵子系 统;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元件及调控方式。
5、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
1、考试性质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 养殖学》等内容。
2、考查目标
本考试力求反映水产养殖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虾 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 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 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
1、《虾蟹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系统理解虾蟹类生物学及基本养殖原理与 理念,掌握虾蟹类养殖与管理的流程与关键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及管 理原则,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2、《贝类增养殖学》具体考察考生对贝类养殖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掌握 与运用能力,测试考生对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苗种培育技术、养成技术等知 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3、《鱼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全面、系统了解鱼类增养殖理论和技术,熟 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点,掌握水产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饲养以及活鱼运输、鱼类越冬等关键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管理技术, 综合分析实际问题。
3、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4、考试内容
《虾蟹类增养殖学》部分:
(一)养殖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概况
1.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虾蟹类的生长、繁殖与生态习性;主要分类特征;习见种类。
2.养殖概况 虾蟹类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养殖特性;主要生产方式及特点;主要养殖模式。
(二)虾蟹类苗种生产技术
1、苗种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关键
2、亲体培育 亲体来源与培育技术;促熟培育技术与工艺。
3、水处理工艺及水质维护技术 水质指标与水处理基本原则;水质管控原则、工艺流程与技术特征。
4、饵料系列与投喂技术 虾蟹类苗种生产饵料系列的组成及确立原则;投喂管理技术。
5、重要病原种类及控制策略与方法
(三)虾蟹类养成生产技术与管理
1、养成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组成;技术关键。
2、苗种中间培育 苗种中间培育的作用,中间培育工艺与技术要点
3、水质与底质调控及管理技术 虾蟹类养殖水质标准;养殖系统水质与底质要素、调控技术及管理策略。
4、投喂技术 饵料与饲料种类及特性;投喂量确定及调整方法;投饲管理技术。
5、健康管理 虾蟹类健康养殖理念;健康管理原则及策略;主要技术途径及其特征。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
1、贝类养殖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贝类和贝类养殖学的定义;贝类与人类的关系;贝类养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增养殖贝类的生物学 贝类的基本特征、外部形态、结构与功能;贝类的生态、繁殖和生长。
3、贝类的苗种培育
(1)半人工采苗:贝类的生活史;半人工采苗的原理、不同生活型贝类的 采苗方法;采苗预报;采苗效果的检查。
(2)室内人工育苗:育苗基本设施;水处理方法;饵料种类和基本要求;人工育苗的一般方法。
(3)土池半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的应用范围及一般方法。
4、贝类的养殖技术
(1)固着型贝类:牡蛎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半人工采苗 与养成、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育种及新技术应用。
(2)附着型贝类:扇贝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半人工采苗、 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3)埋栖型贝类:主要经济种类、蚶的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半人工采 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4)匍匐型贝类:主要养殖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饵料培养、室 内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
(5)珍珠的养殖:珍珠的定义、珍珠的成因、人工育珠的原理、珍珠的形 成过程、珍珠的分类;育珠贝的主要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插核季节、 插核前的准备工作、插核部位和插核方法、珍珠的育成方法。
《鱼类增养殖学》部分:
(一)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及发展趋势
(二)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我国的鱼类资源,养殖鱼类的选择,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长特点和繁殖 习性等。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
1.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鱼类性腺发育规律及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和 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 的影响。
2.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亲鱼培育、催情产卵、人工孵化。
(四)主要养殖经济鱼类的苗种培育
1.主要养殖鱼类苗种的生物学:食性及食性转化、生长特性、栖息习性和对 水质的适应。
2.鱼苗的培育:静水土池塘培育鱼苗、室内水泥池微流水培育鱼苗。
3.鱼种的培育:静水土池塘培育鱼种、室内水泥池培育鱼种
(五) 主要养殖鱼类的食用鱼饲养
1.静水池塘养鱼:池塘基本条件及标准化改造、鱼种放养前的准备、饲养管 理策略,新型养鱼模式。
2.工厂化养鱼 :工厂化养鱼的原理与特点、设施要求、饲养管理策略。
3.网箱养鱼:网箱养鱼的生物学原理和条件,网箱类型、基本结构及设置, 饲养管理策略,网箱养鱼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深远海养鱼。
(六)活鱼运输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常用活鱼运输方法和提高活鱼运输成活率的措施。
(七) 鱼类的越冬
越冬期池塘的环境条件、越冬鱼类的生理状况、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和提高 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八) 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 鱼类资源所面临的问题、鱼类资源的繁殖保护措施(繁殖保护,繁殖条件改 良等)、鱼类资源增殖(人工放流、鱼类的移植驯化等)。
5、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F0503 渔具渔法学
1、考试性质
《渔具渔法学》是捕捞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2、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学习海洋捕捞渔具及使用方法,掌握我国渔具的分类及 命名,主要渔具作业原理、结构类型和作业方式,渔具设计理论和渔具渔法选择 性以及国内外海洋捕捞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考试旨在从基础 知识和综合分析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渔具渔法基本知识掌握以及海洋渔业相 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为国家选拔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 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海洋渔业专业人才。
两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渔具的分类及命名,渔具作业原理、作业特点及渔具结构, 渔具设计理论和渔具渔法选择性等主要知识点。
2、综合分析:用相关海洋渔业知识分析论述海洋捕捞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渔具选择性与渔业资源管理等的关联性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3、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4、考试内容
1、渔具分类方法和命名
2、我国渔具种类
3、渔具作业原理和特点
刺网、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渔具的作业原理与作业特点、分类及结构。
4、渔具理论
刺网、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的理论设计和方法。
5、渔具选择性
兼捕和抛弃定义及其对资源的影响及采取相关措施;渔具选择性的定义;刺 网和拖网等渔具的选择性及其研究方法。
6、综合分析
分析论述海洋渔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某一类渔具、渔具选择性对渔业资源影 响及渔具管理等的关联性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5、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F0504 渔业生物学
1、考试性质
《渔业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 业基础课程。
2、考查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渔业资源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 范地测评考生渔业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 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渔业资源专业工作与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分 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渔业资源专业人才。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渔 业生物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基本要求包括:
1、熟悉记忆:全面掌握渔业生物学基础研究理论体系框架与各部分主要知 识点。
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
3、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4、考试内容
1、渔业生物学概述
渔业资源生物学的重要性、含义与研究内容;渔业资源生物学主要相关学科;我国水产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渔业资源的主要组成。
2、鱼类种群与研究方法
鱼类种群、亚种群与群体的基础概念;鱼类种群的研究意义;鱼类种群结构 的基本特征;鱼类种群研究的形态学方法;鱼类种群鉴别的生态学方法;分子生 物学方法在生物种群研究中的应用;种群分析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3、鱼类的分布与洄游
鱼类分布与分布型;鱼类集群类型;鱼类集群的生态学意义;鱼类集群的机 制;鱼类洄游的基本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黄渤海鱼类洄游特征;被动洄游与 不完全洄游概念;鱼类洄游的生理学机制;环境因素对鱼类洄游的影响;标志放 流及主要研究方法;标志放流方法的局限性;中国海域蓝点马鲛与带鱼的洄游分 布特点。
4、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生活史
国内外鱼类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鱼类生命周期的基本过程;鱼类早期生活 史定义及研究意义;鱼类生命史类型;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发育过程;鱼卵的形态 结构特点;鱼卵类型;鱼卵形态鉴别要点;仔鱼形态学鉴别要点;鱼卵与仔鱼形 态学鉴定前的资料准备;鱼卵与仔鱼形态学鉴定标准建立的重要性及方法;鱼卵 与仔鱼的生化遗传学鉴别。
5、年龄、生长与研究方法
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意义;海洋鱼类年龄与寿命概况;年轮的形成原理;鱼 类用于年龄鉴定的主要材料的年轮特征与应用,包括:鳞片与耳石、鳍棘与鳍条、 脊椎骨、鳃盖骨等;头足类的年龄鉴定;年龄验证的主要方法,包括边缘生长测 定法等;年龄鉴定过程中的盲读法;利用鱼体长度频率法、逆算法研究鱼类生长;描述渔业生物生长的主要方程。
6、鱼类的性成熟、繁殖力及研究方法
鱼类性成熟基本过程;鱼类生物学最小型概念;影响鱼类性成熟的因素;鱼 类性腺成熟度的主要量度方法;鱼类繁殖习性主要特征;鱼类繁殖期、排卵方式 与产卵类型;鱼类个体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与相对繁殖力定义;鱼类繁殖频 率与批次繁殖力概念与测算方法;鱼类个体绝对繁殖力的测算方法;鱼类个体繁 殖力的变化规律;鱼类个体繁殖力的调节机制;鱼卵发育的 6 期分期标准;温度 相关的鱼类胚胎发育模型;天然水域鱼类日产卵量估算与年产卵量估算方法;如 何利用日产卵量方法估算产卵群体资源量。
7、鱼类的摄食生态与研究方法
鱼类的饵料生物组成特点;食物网概念;鱼类的食性类型;鱼类摄食的选择 性;鱼类食饵更替现象;鱼类的种间食物关系;鱼类的种内食物关系;鱼类的食 物保障与影响因素;鱼类摄食量及与饵料生物生产量的关系;鱼类摄食生态的主 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8、渔业生物群落
群落概念与基本特征;群落命名方法;群落的特种组成与主要评价批标;群 落结构的主要特征;群落交错区概念与特点;群落演替的定义与分类;生物多样 性概念与保护的重要性;中国内陆与海洋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概况;中国渔业系 统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因素。
5、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F0505 水产专业综合考试
1、考试性质
《水产专业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农业推广(渔业领域)专业硕士研究 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渔业生物学》、《贝类增养殖学》两部 分内容。
2、考查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渔业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 测评考生对渔业领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渔业资源和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 职业素养、具有较强专业工作能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层次、应 用型渔业领域专业人才。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渔业资源生物学和贝类增养殖学基 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
基本要求包括:
1、熟悉记忆:对基础理论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
3、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4、考试内容
《渔业生物学》部分:
1、渔业生物学概述
渔业资源生物学的重要性、含义与研究内容;渔业资源生物学主要相关学科;我国水产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渔业资源的主要组成。
2、鱼类种群与研究方法
鱼类种群、亚种群与群体的基础概念;鱼类种群的研究意义;鱼类种群结构 的基本特征;鱼类种群研究的形态学、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
3、鱼类的分布与洄游
鱼类分布与分布型;鱼类集群类型;鱼类集群的生态学意义;鱼类集群的机 制;鱼类洄游的基本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黄渤海鱼类洄游特征;什么是被动 洄游与不完全洄游;鱼类洄游的生理学机制;环境因素鱼类洄游的影响;标志放 流及主要研究方法;标志放流方法的局限性;中国海域蓝点马鲛与带鱼的洄游分 布特点。
4、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生活史
国内外鱼类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鱼类生命周期的基本过程;鱼类早期生活 史定义及研究意义;鱼类生命史类型;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发育过程;鱼卵的形态 结构特点;鱼卵类型;鱼卵形态鉴别要点;仔鱼形态学鉴别要点;鱼卵与仔鱼的 生化遗传学鉴别。
5、年龄、生长与研究方法
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意义;海洋鱼类年龄与寿命概况;年轮的形成原理;鱼 类用于年龄鉴定的主要材料的年轮特征与应用,包括:鳞片与耳石、鳍棘与鳍条、脊椎骨、鳃盖骨等;头足类的年龄鉴定;年龄验证的主要方法,包括边缘生长测 定法等;年龄鉴定过程中的盲读法;利用鱼体长度频率法、逆算法研究鱼类生长;描述渔业生物生长的主要方程。
6、鱼类的性成熟、繁殖力及研究方法
鱼类性成熟基本过程;鱼类生物学最小型概念;影响鱼类性成熟的因素;鱼 类性腺成熟度的主要量度方法;鱼类繁殖习性主要特征;鱼类繁殖期、排卵方式 与产卵类型;鱼类个体繁殖力、个体绝对繁殖力与相对繁殖力定义;鱼类繁殖频 率与批次繁殖力概念与测算方法;鱼类个体绝对繁殖力的测算方法;鱼类个体繁 殖力的变化规律;鱼类个体繁殖力的调查机制;鱼卵的六期发育分期标准;温度 相关的鱼类胚胎发育模型;天然水域鱼类日产卵量估算与年产卵量估算方法。
7、鱼类的摄食生态与研究方法
鱼类的饵料生物组成特点;食物网概念;鱼类的食性类型;鱼类摄食的选择 性;鱼类食饵更替现象;鱼类的种间食物关系;鱼类的种内食物关系;鱼类的食 物保障与影响因素;鱼类摄食量及与饵料生物生产量的关系;鱼类摄食生态的主 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8、渔业生物群落
群落概念与基本特征;群落命名方法;群落的特种组成与主要评价批标;群 落结构的主要特征;群落交错区概念与特点;群落演替的定义与分类;生物多样 性概念与保护的重要性;中国内陆与海洋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概况;中国渔业系 统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因素。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
1、贝类养殖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贝类和贝类养殖学的定义;贝类与人类的关系;贝类养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增养殖贝类的生物学
贝类的基本特征、外部形态、结构与功能;贝类的生态、繁殖和生长。
3、贝类的苗种培育
(1)半人工采苗:贝类的生活史;半人工采苗的原理、不同生活型贝类的 采苗方法;采苗预报;采苗效果的检查。
(2)室内人工育苗:育苗基本设施;水处理方法;饵料种类和基本要求;人工育苗的一般方法。
(3)土池半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的应用范围及一般方法。
4、贝类的养殖技术
(1)固着型贝类:牡蛎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半人工采苗 与养成、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育种及新技术应用。
(2)附着型贝类:扇贝的经济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半人工采苗、 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3)埋栖型贝类:主要经济种类、蚶的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半人工采 苗、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4)匍匐型贝类:主要养殖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饵料培养、室 内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
(5)珍珠的养殖:珍珠的定义、珍珠的成因、人工育珠的原理、珍珠的形 成过程、珍珠的分类;育珠贝的主要种类、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插核季节、 插核前的准备工作、插核部位和插核方法、珍珠的育成方法。
5、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考研校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4009699607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

运营中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苏宁生活广场C座

Copyright   ©2010-2022  考研校  Powered by©Discuz!  
京ICP备180340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