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 山东大学348文博综合考研知识点该怎么记?这几个小技巧学起来!

0
回复
2190
查看
[复制链接]

1597

主题

1601

帖子

942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425
发表于 2023-11-23 14: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ello~考研er们,这里是小珊学姐!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考研人,只有了解自己目标院校、专业的具体变动才能更精准的把握备考方向,所以,学姐为正在备考山东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的同学们整理了一份最新的考情分析,帮助各位考研人更好地全方位了解该专业的情况,一起来看 ~

招生信息
348文博综合招生学院:017历史文化学院(中心校区)、018文化遗产研究院(青岛校区)

基本信息

初试考试大纲
348-文博综合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学及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博物馆学概论
1.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
2.考查内容
1)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1.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1.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2.2)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等。
2.3)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3.博物馆学简史
了解外国博物馆学简史和中国博物馆学简史
4.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1)博物馆的概念: 文化部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2)博物馆的特征包括(1)实物性,没有实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2)直观性,这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特有的传播方式;(3)广博性,万事万物都成为博物馆收藏对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博。
3)博物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
4)博物馆的类型可分为五大类:(1)历史类;(2)艺术类;(3)科学类;(4)综合类;(5)其他类型
5.博物馆发展历程
了解外国博物馆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6.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与管理
1)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
1.1)所谓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1.2)博物馆藏品的搜集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1.3)博物馆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末叶应包括定名和定级。其目的在于帮正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真实的科学文化财富。同时,也为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公开展出、研究利用,把好真伪这第一道“关口”,并提供藏品的价值、名称、时代、级别等鉴定成果。
2)博物馆藏品管理
藏品管理的目的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二是方便研究和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要求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3)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
了解其概念、原理和意义。了解其工作步骤与方法
7.博物馆陈列与展览
1)概念:“博物馆陈列(Display),是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观众观览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
2)陈列和展览的区别:我国博物馆学主张,陈列也叫基本陈列,系指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的,有自己的独有展品和陈列体系的,内容比较固定并常年对外开放的陈列。而展览也叫专题展览,系指内容专一,小型多样,短期展出,可以经常更换的展览。
3)陈列的基本原则:
3.1)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突出馆藏品特色、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含量;
3.2)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3.3)展品应以原件为主,复原陈列应当保持历史原貌,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应予明示;
3.4)展厅内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损害的展出设施;
3.5)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
3.6)陈列展览的对外宣传活动及时、准确,形式新颖。
4)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4.1)总体研究与设计;
4.2)内容研究与设计;
4.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
4.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4.5)陈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
4.6)陈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备;
4.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总结。
8.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的每一项工作(陈列、讲座等),因主题、内容、艺术形式、活动方式、举办时间和所适合文化程度的局限,总是会对广泛观众中某一部分观众最合适,这一特定群体就是举办这项活动所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国际博物馆学界称之为陈列展览或某项活动的“目标观众群”。
观众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所谓直接调查包括口头调查、直接观察、座谈会等形式;所谓间接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表、设观众留言簿等方式。
所谓博物馆之友,是为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共事业的公众性团体。
9.博物馆教育与社会服务
了解博物馆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探索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10.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主要包括藏品及其相关学科研究以及博物馆学研究
11.博物馆经营管理
了解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了解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12.数字博物馆
了解其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二)、文物学及文物保护基础
1.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4)系统掌握文物保存环境因素的基础知识及其对于文物材料的影响;了解文物科技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能够完成文物断代、成分解析、病害评估等基本工作;熟知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能运用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保护原则来分析和解决一些保护的现实问题。
2.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1.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
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
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
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
2.3)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3.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
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文化进化论
定位论和系统论
3.2)文物学研究的方法
一般社会科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4.1)文物学的萌芽
4.2)文物学的产生
4.3)文物学的发展
5)文物的性质
5.1)文物的定义
5.2)文物的内涵
5.3)文物的时限
6)文物的定名
6.1)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定名的原则
文物定名的方法
7)文物管理与保护
7.1)文物管理的内容
7.2)文物保护管理措施
7.3)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
7.4)文物的管理
文物管理原则与方式
文物的法制管理
馆藏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
文物调查与管理
考古发掘的管理
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
文物出境的管理
文物市场的管理
8)文物保护技术
8.1)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8.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
8.3)文物保护中的专门技术
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9.1)制定保护规划
9.2)加强保护管理
10)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11)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12)文物保护方针
(三)、考古学概论
1.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
2)了解考古学的主要任务、田野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史前期和历史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
4)能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田野发掘与实验室分析。
2.考查内容
1)考古学概述
1.1)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地下出土的物质遗存,需要从对这些物质文化的解读来了解古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以重建和补充中国古代的历史。
1.2)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了解古物学、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北欧三期论的诞生,从进化考古学向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当代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2)考古学基本概念
2.1)考古学分支与种类
对象时代分支如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等,方法分支如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分子考古、实验考古等,专题分支如环境考古、人类体质考古、动植物考古、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农业考古、工业考古、陶瓷考古、建筑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公众考古等。
2.2)考古的年代学
了解考古学各种断代方法,三期论、地层学、类型学、动物化石、树木年轮和纹泥等相对断代方法,以及碳14、钾氩法、古地磁、铀系法等绝对断代方法的基本原理
2.3)考古发掘
了解考古发掘的规范与操作,水平和垂直发掘,探方和层位的控制,以及出土文物的采集、保存和记录。
2.4)遗址的类型
了解考古发掘的遗址类型,旧石器时代的旷野遗址、洞穴遗址、石器制造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墓地、窖穴、灰坑、青铜时代的居址、庙宇、宫殿、贵族墓葬、村落和平民墓地,历史时期的城址和墓葬。
2.5)考古材料的整理
了解考古材料的野外处理,分类,类型学方法、考古学文化的定义,
2.6)考古学的阐释
文化历史年表,文化关系,传播迁移,文化生态,文化动力
3.中国考古学知识
1)旧石器时代
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
2)新石器时代
了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掌握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
3)青铜时代
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
4)铁器时代
了解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4.技术、工具与其他文物
1)石器技术与种类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了解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
2)陶器技术及种类
了解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
3)金属技术及种类
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5.重建历史
1)重建史前生计
从环境、动物、植物、器物、人类骨骸(食谱分析)和工具来提炼人地关系的信息,了解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的转变。
2)重建史前的社会
从聚落形态来了解社会复杂化,人口规模、经济形态、聚落规模和等级、墓葬规模和等级、庙宇、城址和纪念性建筑的特点和发展。
3)探索古代人类的思想
了解墓葬的安置、纪念性建筑、玉器、青铜器奢侈品的象征意义,随葬品和墓室壁画如何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和生死观。
6.发掘、保护与利用
了解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地下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人类活动和盗墓成为地下文化遗产保护严峻的挑战,建立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活动。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跟去年相比,考试大纲有何变动?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改为“《文博综合》(代码348)是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改为“《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改为“测试考生对于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学及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博物馆学概论中删除“当代博物馆:了解当代中国博物馆和当代世界博物馆”内容;增加“博物馆教育与社会服务:了解博物馆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探索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内容。
“文物学概论”更名为“文物学及文物保护基础”。
文物学及文物保护基础中考查目标增加“统掌握文物保存环境因素的基础知识及其对于文物材料的影响;了解文物科技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能够完成文物断代、成分解析、病害评估等基本工作;熟知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能运用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保护原则来分析和解决一些保护的现实问题。”
删除“文物保护学概论”内容。

历年分数线
我觉得它分数线的这个高低大部分是跟专业课难易程度相关,题比较偏一些的话整个分数线会低一点,但是后来像政治英语的单科分数线也是有涨的,之前20年的时候是50分,然后到了22年的时候涨成了60分。今年的题相对来说比较常规化,是你平常可能会很容易看到的一些题目。

复录比
今年历史文化学院统考名额9人,进入复试18人,录取了一共17个,包括3个推免,5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文化遗产研究院今年计划招生9人,进入复试12人,最后上岸19人,包括7个推免,1个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即使两所学院在今年都有所扩招,但在初试及复试中竞争仍是很激烈的。

招生及复试情况

参考书目
《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科技考古》
张之恒那本中国考古学通论是比较重要的一本,里边的知识比较全面,大家也可以用百科全书去做一些辅助。百科全书里边的东西会比较多、比较杂,但是感觉近几年山大的考题可能是因为其他方向老师的引进,题库变得更多一点。比如我们这边做科技考古为主,所以可能就会加一些科技考古的东西,比如说同位素,还有王全玉老师做的那些东西。不过今年还是没有考到的,但是我觉得保险起见大家还是要看一下关于科技考古的内容。
科技考古的参考书建议大家去网上找一下电子版,稍微了解一下科技考古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不管是对于本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科技考古对于你们来说都是一个不太了解的领域。
不论是本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的同学,我认为这几本书首先都要把它给过几遍,对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整理。
提纲最好是自己整理,可以参考其他学长学姐当时整理的一些资料,但是最好不要直接复制粘贴。

考试内容解析
考试内容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名词解释,第二部分是简答题,第三部分是论述题。一般名词解释是10个,简答题5个,论述题3个。
名词解释其实就是非常简单的去对这个名词进行一个解释。比如说会让你解释类似元谋人、考古学文化或者像一些博物馆的东西,还有文物学、文物保护相关的东西。
简答题的话,一般来说,考古所占比例比较大,虽然说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但是就还是考古的题相对来说比较多一点,可能有一到两个不是考古相关的。这一两个可能是博物馆或者是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
论述题最少有一个是考古方向的。

备考经验心得
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暑假之前把往年专业课书目梳理一遍,可以整理一下框架,书本上的内容一定要弄懂,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好读音,难写的字也要多写几遍,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别字或者在复试中读错器物等读音的现象出现。
在暑假之前时间相对宽松,可以看一些相关的考古书籍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在吃饭、休息的时间也可以看一些考古文博纪录片加深印象,了解热点及最新动态。
如果暑假之前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把买的学姐学长的背诵资料通读一遍,进行适当的调整,按自己最舒服的顺序进行背诵,我当时就是把上一届学姐学长的资料重新拆分组合,按照专题(如城址、墓葬、青铜器、陶器等)和时间线的形式进行整理的。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的几个专业课背诵小方法。
(1)图片记忆法
文博许多知识点硬背的话会很难,尤其对一些器物的描述以及城址墓葬的形制等。一般我都会在书上或者网上找到相应的图片,或者自己画一些简略的图像,在图片上标标画画进行记忆,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并且印象也比较深刻。

(结合图片进行记忆)
(2)关键词逻辑梳理法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将会背诵许多简答题、论述题,遇到这种比较长的题目我通常会先通读几遍,再提取关键字写在纸上,然后构建纵向或者横向的演变框架进行背诵就会很有逻辑,并且对比明显。
如下图殷墟的分期只要抓住其内在演变逻辑,通过一些关键词就很容易背过。
(3)对比法
这种方法其实是融于关键词梳理法之中的,比如在论述新石器时期的众多文化时都要分陶器(颜色、质地、器型、典型器物)、石器、墓葬、房屋、生业经济等几部分进行论述,混容易记混,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纵向对比法进行背诵,同一文化不同部分按行进行关键词提取,不同的文化上下排列,这样就可以很明显看出不同文化在陶器、石器、墓葬等之间的异同及演变。
最后关于专业课我想说的是不仅要多背,而且要多练。尤其是山大文博题量相对较大(包括十道名词解释、五道简答、四道论述),时间为3个小时,所以对写字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字迹也要书写工整,避免错别字等问题,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加练习。
我是从10月份开始每天晚上抽出半个小时练习真题,并且规定题量在半小时之内写完。到10月底可以开始整张试卷模考,完全按照考试要求,看看自己在规定时间内能不能写完,建议正式考试前模考2-3次,提前适应考场节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考研校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4009699607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

运营中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苏宁生活广场C座

Copyright   ©2010-2022  考研校  Powered by©Discuz!  
京ICP备180340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