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经验交流] 日均学习13h+!三个月极限考研!395+上岸25海大日语笔译!我付出了这些努力!

0
回复
8
查看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125

帖子

6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7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月开始备考晚吗?七月开始备考来得及吗?……九月,啊啊啊来不及了要考不上了……
在这篇经验贴中,我会用我的亲身经验告诉你,只要找对方法,坚定信念,日语MTI三个月备考也可以高分上岸!
个人情况介绍
宁宁学姐,山东人,本科毕业于北京985院校日语专业,N1、专八已过,大三赴日本名古屋交换一年。25考研初试成绩395+分,专业排名前五名,一战上岸中国海洋大学日语笔译专业。
由于大三在日本交换,我24年上半年一直沉迷玩乐,非常浮躁。虽然早早确定要考海大的笔译,但迟迟未开始复习,边焦虑边摆烂,直到九月回国开学后才正式开始备考。在写这篇经验贴时回顾去年日夜兼程的三个多月备考时光,我依然非常庆幸自己当初报了海大考研校的课程,非常感谢海大考研校对我的帮助。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是如何用三个月成功从翻译小白逆袭上岸的。
213(73+分)备考经验
备考资料:
1、N1,N2红蓝宝书
2、海大考研校红宝书
3、2013~2024年N1真题
4、日语写作高分攻略
5、专八文字词汇篇(重点关注第三部分的谚语和四字熟语)
单词
✅九月开始每天早晨花一个半小时背N1红宝书一个单元的单词,晚上再花一小时复习早晨背诵的内容。到九月底可以过完一轮单词。
✅十月中旬前过完第二轮,一天背两个单元(感觉有点吃力,建议大家每日的背单词量量力而行)。
✅十月底前背完第三轮,依旧是一天一单元,这一轮我会在晚上复习时把还是不熟悉的单词抄一遍,而且分了副词,复合动词,外来词,特殊读音的单词等几个模块抄写。
同时早饭和午饭边吃边刷记乎的单词,快速刷就可以,每天大概能刷150个,考前完全可以刷完三千多的单词。之前因为懒惰和畏难,单词掌握的实在不好,备考N1的时候蓝宝书的语法背了四五遍,但红宝书一遍都没有背过,导致文字词汇部分的分数很低。
真题
✅十月底左右把13年到24年的N1真题做了一遍(之前备考N1做过两遍15年到23年的,但有些阅读题理解的仍然马马虎虎),这次海大考研校的老师给我细致讲解了我不会的阅读题和语法题,已经完全弄懂了题目的逻辑和解题方法。建议大家如果阅读题总是出错,可以把每道题错误的原因进行总结,比如是因为长句子没有翻译对,还是没有理清逻辑结构和文脉关系。多总结多复盘,才能对下次做题有帮助。备考开始早的同学还可以做一下更早的N1真题。
作文
✅作文十月份开始练习,我背诵了日语写作高分攻略里的词汇和句式,其中的谚语和比喻部分我觉得挺好的可以背两三句常用的。同时老师会上作文课,带我一起看范文,总结高级词汇和句式,并批改我的作文。如此考前一共写了七八篇作文,找到手感和思路后在考场上写作也很流畅。同时,十月中旬开始,每天花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背诵专八文字词汇篇这本书中的谚语和四字熟语,四字熟语关注读音就可以所以过得很快,还背诵了老师上课总结整理的惯用句和时政热词。
语法
✅十一月开始早晨花一小时背诵蓝宝书的语法,每个语法背一个例句,晚上复习时对照目录把语法和例句默写下来,用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把N1N2的语法背了一遍。大家一定不要忽视N2语法,因为海大213的造句题出的语法不是很难,很多是N2语法。同时把做过的N1真题又复习了一遍,出错的单词和语法整理到笔记本上背下来。
✅九月份做了一遍真题,十一月份的时候老师给我详细讲解了出错的语法和阅读题。真题一定要贯穿整个备考期间,每当把握不准复习方向和重点时就去翻看真题。
十一月下旬开始复习之前背过的所有内容,同时翻看各个日语公众号发布的语法、惯用句等相关内容,查漏补缺。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名称,考前几天集中背诵就可以,平时不用花太多时间。
海大213不难,而且近几年减少了阅读题的占比,增加了翻译,所以大家备考时重点还是放在翻译上。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背,最大限度扩充自己的词汇量,一直持续到考前。备考开始早的同学建议再背日语综合教程5-8中的单词。专八阅读和语法题我觉得可以不做,题目有点别扭跟海大风格不是很像。



368(120+分)备考经验
备考资料
1.日语笔译教材(紫皮,马小兵著,很适合备考初期练习简单的句子翻译!)
2.汉译日精选汇编
3.人民中国公众号 小说互译专栏
4.人民网,CRI,人民中国发布的时政热词
5.海大考研校红宝书
今年的初试大纲发生变化,业务课一由359变成368,所有语种统一一份卷子。实际上变动不大,词汇翻译部分是30个汉译外,考察的都是比较常见的热词,没有特别新颖的时政词汇,我觉得主要还是想考验大家的单词积累功底。
我的翻译最开始一窍不通,词汇量太少了,背过的单词又不会运用,刚开始练习时真的举步维艰。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翻。
✅九月份开始,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翻译任务(以文学翻译为主),同时练习马小兵老师的日语笔译教材,分章节介绍了翻译的技巧并有对应的句子练习,很适合翻译入门时练习。花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把书里的练习都翻译了一遍。后面的安排是上午练习老师给我找的文学翻译,下午练汉译日精选汇编中的政经文翻译,每天练习一两篇,整理巩固好,到考前大概练了60篇左右,这本书后面也总结了一些政经文常见的表达,我也顺便背了一下。同时还练习了人民中国中的小说互译专栏。
✅到十月下旬,我的翻译水平开始发生质变,除了背单词书扩充词汇量之外,我每天还会把当天的翻译复盘总结。析出我不会的和常用的表达方式(短语),并分为政治,经济,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几大模块整理。我认为这一点非常有效。
✅十月底到十一月,我把时政热词背了两三遍,会总结每月其他号发布的热词,比较全面。由于海大的词汇翻译不会考特别新颖的时政词汇,我觉得把这部分放到后期复习完全可以,重中之重还是翻译。
✅十二月份,全面复盘之前翻译过的文本时认真背诵了两三遍从中总结的单词,把海大真题又做了一遍。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时做了海大红宝书的三套模拟题,感觉风格和难度还是很贴近海大真题的。
说实话,我个人认为翻译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只有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练习。刚开始可能一个完整的句子也翻译不出来,或者翻译的非常生硬,但只有勤加练习,慢慢积累,练到一定的量之后才会发生质变。还有不得不提的是真的非常感谢海大考研校的老师,对我翻译水平的提高给予了莫大帮助,细致认真的讲解每一句我的翻译,挑出语法错误,教给我更高级的表达。
⚠️另外有两点小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是要有意识的学以致用,今天在翻译中积累的词汇和句式,尽可能用到明天的翻译中,有活用所学知识的意识才能充分调动我们背过的单词和表达。
二是总结日语的特点,比如日语常用被动,多用形式名词,常用「てしまう」「ていく/てくる」等后缀,让表达更地道更丰富。另外还要提醒大家不要忽视日译汉的练习,也要动笔写,脑子里想的和真正写出来的可能完全不一样。无论什么翻译都一定要保证不借助任何工具,独立完成。
一定不要被刚开始时一句也翻译不出来的情况给吓到了(我就是觉得太难了所以一直拖着不开始复习……),至少考研难度的翻译我觉得只要踏踏实实努力练习,每天都保持手感,及时复盘总结,一定会有进步!
448(130+分)备考经验
备考资料:
1.海大考研校红宝书
2.小红书
3.纸条作文书-经典素材(蓝色)
448的备考范围实在太广了。虽然买了刘军平的那本超厚的书,但我实在没时间看了,而且看了又记不住,索性就完全扔在一边了。选词填空的备考真的挺看运气的,复习的一个也不考都是很常见的,所以建议大家备考时放平心态。我当时把重点放在古诗和写作上,因为高考语文还可以,所以又再吃老底……每天花在这一科上的时间大概两三个小时左右。
✅九月份我把海大考研校红宝书中的文化常识背过一遍,里面总结的中国古代的相关知识很基础,还有海大爱考的数字相关的知识,有必要背一下。后面的热词部分我只是每天花时间读一遍,练练语感。然后还背了书中的古诗,也非常全面,不需要大家再额外找了,九月背过一遍之后没再管过,考前一两周又进行了二次背诵。
✅九月底开始练习作文,每一篇老师都会点拨思路。进行批阅,到考前大概练了八篇左右。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把握好结构,语言表达优美一点基本上分数不会太低。非常推荐纸条作文书-经典素材(蓝色)这本书,里面的素材和语言都非常不错,我当时是每天早晨都要花至少三十分钟时间背诵其中的素材。
建议大家利用好小红书,可以去搜一些古诗和写作素材,时政热点,我当时专门建了一个448的收藏夹,每天都要背一下收藏的内容。
海大考研校的老师每节课都会进行古诗检测,同时总结一些文化常识和热点内容,免去了一些我自己搜集资料的时间,非常高效。11月份还出了一套MTI百科刷题册,我也买来挑着一部分内容看了一下。
海大今年的选词填空题也不算很难,只有很少几个知识性填空,大部分还是根据语境和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汇。填空题考了红楼梦的相关常识和李白的诗,古诗默写也不算难,都是平时背过的。
政治(63+)备考经验
✅九月份开始每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看两节徐涛的强化课,看完后40分钟做对应的肖秀荣1000题,10天马原+5天思修+10天史纲+4天毛中特+4天新思想,大概33~40天可以保证看完一遍政治课,做完1000题。因为实在没时间了,再加上我高中是山东文科生,高考政治90+,可以吃一点老底,所以1000题我只做了一遍,正确率总体还可以,所以二轮复习时只看了高中没学过的马政经部分的错题,其他没再管过,建议开始早的同学可以多做两遍,每一遍都要认真,尤其是错题要多看多复习。
✅十月中旬开始背诵肖秀荣的背诵手册,建议马政经、D的会议、M著作、新思想的常考说法等内容一定要背!!!不要每天只用眼看几遍看或者只跟网上的带背!!!我一开始也是每天听一遍带背,但听完再回想感觉还是非常模糊。
✅十一月中旬才开始老老实实背诵,多背几遍之后做题思路清晰了不少。个人觉得没必要跟带背,有点浪费时间,听了一遍还是啥也记不住。考研政治选择题考查的方式并不难,除了马原部分需要一点理解,还有考场上时政的新说法没见过之外,其他的只要认真背下来、把易混淆的区别好就可以保证分数不会太难看。徐涛的背诵笔记我也买了,里面毛中特和土地政策相关内容总结的很全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书。
同时这个阶段开始刷小程序近五年的政治真题和各大老师的模拟题,晚上回宿舍的路上就一直刷,错题收藏,把易混淆的说法随时记在手机上,对比记忆。
✅十一月开始做肖秀荣的190时政题,每天做40道左右并背下来,第二天再做一遍前一天的题目。然后开始做肖八,我做的不算慢20分钟一套,一天做两套,一共做了两遍,认真背诵错题,尤其是新思想的部分。同期也一直在反复背背诵手册,刷小程序上的题目,最后是把19年到现在的真题刷了两三遍,徐涛今年的模拟题都刷了一遍,其他老师的模拟题做了一小部分。
✅十二月离考试只有十天时收到了肖四,除了做选择题就是狂背大题。当时每天花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背一套,再花一个小时左右复习前一天背的一套。本来是打算按照这样的节奏考前背两遍,结果21号考试,17号的时候我早晨在图书馆背书着凉发烧了,直接在宿舍躺了四天,20号下午才爬起来重新背肖四。好在之前背的比较扎实,不至于全都忘记。建议直接背后面总结的带要点的精简版就好,完整版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过。
25年的考研政治确实一言难尽,选择提出的很奇怪,大题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我在考场上努力回想高中历史……不过今年大家还是要认真背肖四,相信只要背的扎实,考场上一定能写出来。
另外大题作答要分点写①②,一定要有扣题意识,每一点都要扣题!写的不能太慢,一般选择题30分钟,五道大题10小问,每个小问15分钟,但还要保证字迹不能太潦草。
写在最后
你要问我如何三个月极限上岸的,大概是早六点半晚十二,日均净学习时间13h+的努力;大概是毕业开题经常打乱复习节奏,情绪焦虑到爆,但边哭边写N1真题的不弃;大概是神经紧绷到中午只有趴在图书馆桌上才能勉强睡着,加上长时间低头导致颈椎病复发的疼痛……
我庆幸并感恩一切付出都值得,一切努力都看得见回报。
MTI不用像其他文科专业背好几大本厚厚的书,翻译只要认真练习就会进步,海大给分跟你的努力基本成正比。
所以当你看到这篇经验贴时,不要再问是否来得及,能否考得上,抱着绝不二战的信念,下一秒立刻投入到备考中,战胜懒惰和畏难情绪,远离影响你考研的一切人,坚定自信,按部就班,坚持不懈,一定可以一战成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考研校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4009699607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

运营中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苏宁生活广场C座

Copyright   ©2010-2022  考研校  Powered by©Discuz!  
京ICP备18034083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2479